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新聞 > “三權分置”鄉下的農民有福了!

“三權分置”鄉下的農民有福了!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簡稱《"三權分置"意見》)。隨著政府出臺越來越多的扶持政策,未來農業能否帶來超越房地產業的致富機會?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就《"三權分置"意見》中的相關問題作了介紹和解讀。韓長賦表示,“三權分置” 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新,為農民增收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權分置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又一農村改革創新。多項舉措保障新型經營者權益,農民增收有了新路徑和制度保證,農民進城落戶無須退出土地承包權。國務院印發《關于實施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財政政策的通知》,提出了十條具體政策措施,對農民釋放了重大利好信息!通知提到保地權、穩就業、有社保,這些一個都不少。也就是說,農村戶口遷移到城市后,不僅可以享受城市的教育資源、醫療保障、就業機制等公共服務,還可以同時保留在農村土地的所有權,依然享有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要知道當今社會什么資產最值錢,除了土地還是土地!農民動不動家里就有十幾畝地,這就等于每天在家里“北京癱”就能有足夠的收入,成為“壕”是指日可待的!

  中國未來30年,農村將成為奢侈品!如今的空心村中國鄉村將來的新希望。都說如今的中國鄉村現實是正逐步變成空心村,外出上學、務工,年輕人和文化人流向城市。不少學者與城市人批評政府剝削了農村的資源,這是真相嗎?不!事實正好相反,讓農民回村才叫剝奪農民的希望,因為農民70%的收入來自城市。三十年后,再回到鄉村土地上的主人不是曾經走出去的農民,而是從城市奔向農村的大學生和工人。城鎮化在不到20年時間內,會促成鄉村20%的耕地轉化,空心村會轉移,都市有錢人住進了鄉村,城市核心區將會成為“空心城”。

  30年后,種田是最好的一種生活方式。30萬人以下的城市會變成首選之地,3-5萬人的小城鎮將是人們最向往的地方。中國完全進入老齡化時代。隨著高速、地鐵、交通、互聯網、物流網的異軍突起,傳統生活方式將逐步消失。農村會變成新的人類家園。城市有工廠、有市場,是警察與小偷共存的地方;農村是家園、是生活和享受的地方。富裕起來的城市人一經跨入鄉村,他們會發展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道德與自治之間的關系,城市人會明白生活價值。30年后,鄉村不再是5000到8000畝地的范圍,村依然在,可能有很多改為莊園與農場,農業機械化程度達到60%。莊園的面積可能在5公頃到15公頃之間,村里居住的絕大多數是有文化有錢的市民。村里有土地、戶口、河流、林地等珍貴資源,就業崗位不夠,城市環境進一步惡化。那時,城市生活指數比農村差3—4倍,中國正式步入“農民問題”轉入“城市問題”的時代。農耕文明的消滅由科學技術來決定,工業化生產方式與百分之百的商品化生活方式,讓絕大多數農村開始迅速進入到鄉村城市狀態,中國政府的新農村建設更是依照城市化的理念推進,推動著農民并不太歡迎的新農村。嚴格的說,新農村建設是對農耕文明的一次沖擊,這場沖擊從本質上改變了中國農民,同時也終結了城市時代的命運。

  鄉村將是未來中國人的奢侈品,中國鄉村正如今天的城市讓人們向往,城市或將會成為問題與破壞的代名詞!農村戶口“含金量”一步步上漲,據調查發現,在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升緩慢的背后,存在一定的“逆城鎮化”現象。大多數考上大學的農村學生不再遷戶口了,一部分常年生活在城市的農村戶口人員,已經完全具備落戶城市的條件,卻還是選擇把戶口留在農村。之所以常住城市的農民落戶意愿不高,一方面緣于農村戶口所附帶的利益,城鄉二元制結構下,農村土地為集體所有,農民有宅基地和農田、山林等的承包權,甚至隨著近年政策的傾斜,農村戶口在養老、醫療方面也有所優待;另一方面,此前城市居民所具備的優勢,諸如教育、醫療、購房,農村戶口人員只要與城市居民參與同等工作即可獲得,吸引力大減。“三權分置”鄉下的農民戶口越來越值錢,農民也只會越來越有福!

 

 

  本文由別墅圖紙超市編輯發布,如需了解更多,可登錄網站主頁http://www.qingshandinghua.com/,或者撥打我們的免費電話400-8080-889在線咨詢。

  >>>>推薦閱讀:我國當前宅基地制度的6大問題,你不可不知

  >>>>推薦閱讀:加快土地改革政策下會給農村自建房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推薦閱讀:新一輪土地改革啟動,宅基地可以自由買賣,一大批農民要富起來了

99热这里只有精品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