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農村自建房,必須補上監管這一課

農村自建房,必須補上監管這一課

 2014年4月底至5月3日,記者在遂川縣、吉安縣的一些農村采訪時了解到,現在農村建房,還是自行施工,施工中大多無人監管,質量難以保證。事實上,農房建設無人監管現象在大多數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贛州、樟樹曾發生多起農房倒塌事故,但仍沒有引起重視。

值得一提的是,為防患于未然,切實加強農村住房建設管理,我省日前發出通知,對全省農村住房建設實行“八不準”,其中明確提到,不準違反質量安全要求建房,杜絕質量與安全事故的發生。省住建廳也明確要求,將對工程質量常見問題進行專項治理。徹底消除農村自建住房安全隱患,為期不遠。

農村危房釀慘劇

2010年10月,在贛州農村發生兩起農房倒塌事故,多人傷亡。當年12月6日,興國縣崇賢鄉崇賢村民談起村里一在建房整體倒塌,造成5人死亡,8人受傷。9天后,崇義縣一棟7層半樓房倒塌,致一人死亡。

興國縣倒塌的樓房是村民曾昭福自建的民房,當時正在加建第四層,樓下還有人居住,樓房坍塌后將8名正在作業的建筑工人及5名房主的家人埋在廢墟下。

此后,類似悲劇又在樟樹上演。2011年8月3日10時左右,樟樹市張家山街道郭坊村上土湖村小組一幢老屋外墻突然倒塌,造成在墻下巷道中乘涼的8名婦女和2名兒童當場死亡,2名婦女受傷。

據了解, 長久以來,農民居住房屋以自建為主,但由于缺乏建筑知識和質量安全意識,農村自建住房存在質量隱患多、房屋壽命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不足等問題,導致事故時有發生。

無人監管埋隱患

實際上,從2011年起,我省就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切實做好農村危房改造質量監督工作,同時要求建房農戶、建筑工匠按圖紙和有關操作規程施工,抗震設防地區建房要采用地圈梁、構造柱,屋面盡可能現澆,減少質量通病。

然而,記者發現,農村自建房的質量監管仍處于空白狀態。

在吉安市一些農村,農村建房質量基本處于無人監管狀態。吉安縣萬福鎮數名村民說,都是自己請人打地基,自己請泥工蓋房,沒有人來指導或監管,“多少年來都是這樣”。

贛縣農民潘師傅在農村做房屋建設已經多年,他坦言自己沒有任何施工證件,和自己一起的施工人員也大多是由原來建土木房的泥水工轉行過來的,從建土木房子,再到建鋼筋水泥的磚混樓房,他們基本上都沒有經過有關部門的專業培訓。農村泥工都是通過跟隨鄉里的老師傅學徒掌握技術,憑經驗干活。

興國縣崇賢鄉崇賢村村民說,他們那里建房子,基腳挖多深,有的是房東說了算,有的是由請來的師傅做主,基本上沒有施工圖紙,也不求證施工師傅有沒有從業資格證。買鋼筋、水泥等建材也不管標號、規格,只要價錢合適就可以。吉安一些農村村民建房,施工圖紙多為個人設計的草圖,有的甚至連草圖也沒有,留下結構隱患等問題。

強化監管不容緩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如今農民自建房加層現象很普遍。許多農民在當初建房時由于資金不足,就蓋了一兩層,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或出于自身需求,再請工人加層。在房子加層時,房主仍住在樓下,安全防范意識不強。而由于當初所打地基并不牢固,在上面加蓋后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近年來,在農村住宅更新改造面前,城市房屋拆遷中產生的大量舊磚石塊、鋼筋、樓板流向農村。如一些舊鋼筋被重新澆注在混凝土中二次使用;一些舊樓板、舊磚瓦和新材料搭配使用蓋出新樓房,也給房屋留下求安全隱患。

為此,專家建議,必須制定和完善村鎮建設規范性文件,盡快出臺有關村鎮建設方面的管理辦法,培訓農村農房建設鄉土管理人才。相關單位應完善相應的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及時上報擅自加層、改擴建等違法違規行為,倡導村民在進行自建用房的拆、改、建時,使用具備相應資質的施工隊伍,確保人身及財產安全。鄉鎮級村鎮建設管理機構,要對進入施工現場的建筑材料、構配件加強監督檢查,防止將假冒偽劣建筑材料使用在住宅建設工程中。

99热这里只有精品首页